最新資訊
NEWS CENTER
中國首鋼集團與河北鋼鐵集團的6年姻緣,終還是走到了盡頭。
2月24日,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:“河鋼將退出與首鋼合作建設的曹妃甸精品鋼基地。”
“這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,其實我們內部對此并不意外,”河北鋼鐵集團內部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,“當雙方在戰略目標和利益分配上出現不一致時,分手也就很自然。”
6年前,國家發改委批準首鋼搬遷至河北省唐山曹妃甸,并與河北省唐鋼(河北鋼鐵集團前身)共同組建“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”(下稱“首鋼京唐公司”),共同開發曹妃甸精品鋼材基地。其中,首鋼占股51%,唐鋼占股49%。
時過境遷。6年間,唐鋼經歷省內聯合重組并入河北鋼鐵集團,首鋼搬遷將業務重心傾注于曹妃甸,雙方的心態和外部的市場都已發生巨大變化。
對受困于行業低谷的河北鋼鐵來說,放棄曹妃甸這一“家門口”基地的原因,既有“不控股能圖什么”的無奈,又有避免巨額虧損的現實壓力。
從2002年至今,河北鋼鐵業的重組始終貫穿著強烈的政府意志——無論是河北鋼鐵集團的組建,還是在招商引資大旗下首鋼與唐鋼的短暫聯姻。
大鋼企之間“強強聯手”的實驗,又一次以分手而告終。首鋼京唐公司的未來命運仍未可知,只留下一個失敗的剪影,投射在中國鋼鐵業重組聯合的道路上。
市場之力:七年之癢
“近500億的投入,折舊支出太高,盡管只需出資49%,但對河北鋼鐵來說包袱的確是太重了。”
鋼鐵企業間的“牽手”,也逃不過七年之癢。
河鋼提出分手,“最直接的原因,應該是曹妃甸項目目前虧損特別大,去年虧損額可能在10億至20億之間。”2月24日,北京科技大學治金學院教授、鋼鐵行業專家許中波也向本報記者表示,河北鋼鐵近期退出曹妃甸鋼鐵基地“可能性非常大”。
市場的巨大變化,也是合作失敗的重要誘因。
2005年2月,出于環保搬遷的需要,國家發改委批準首鋼“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,結合首鋼搬遷和唐山地區鋼鐵工業調整,在曹妃甸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聯合企業”。
當年10月,“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”在唐山市注冊成立并揭牌,首鋼占股51%、唐鋼占股49%,共同投資曹妃甸鋼鐵生產基地。
2007年3月,首鋼京唐公司正式開工,預計總投資486億,一期工程800萬噸。
但時至2008年6月,河北省內鋼鐵業格局出現巨變:唐鋼集團和邯鋼集團聯合組建而成的河北鋼鐵集團正式掛牌,而曹妃甸項目,也順勢成為了首鋼和河鋼這兩位“大佬”之間的喜事。
曹妃甸項目原本定位于高端薄板產品,計劃50%的產品出口國外,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歐美市場萎縮,而國內競爭又非常激烈,曹妃甸項目起步時就異常艱難。
上述河北鋼鐵集團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回憶道:“剛投產的產品在質量、價格、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都需要突破。最關鍵是,近500億的投入,折舊支出太高,盡管只需出資49%,但對河北鋼鐵來說包袱的確是太重了。”
2010年,河鋼集團營業收入達到2200億元,但利潤僅40億元。盡管產量連續兩年保持全國第一,但河鋼區區40億元的利潤,尚不及寶鋼股份128億利潤中的1/3,河北鋼鐵“由大到強”的壓力顯而易見。
行政之變:從“邯寶”到“首唐”
河北省鋼鐵業“防御性”、“排他性”的內部重組,也一度為該省的投資環境蒙上陰影。
6年后,跟隨市場腳步變化的,還有地方政府的思路。
“當年留住首鋼,因為它是河北省最重大的招商引資項目,于情于理也需要本地企業的配合,這一點唐鋼積極支持。”上述河北鋼鐵知情人士這樣告訴記者,“但現在雙方發展側重點不同,首鋼沒有退路需全力經營,而河北鋼鐵經營重心并不在曹妃甸。那就沒有必要繼續強扭一處。”
2月24日,原首鋼發展研究院副院長、鋼鐵業專家戴國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我并不清楚這一事件,但如果雙方真的根據市場狀況自由選擇進退,我想應該也和政府的放手相關。”
他所指的,是兩年前寶鋼退出河北事件。
作為中國鋼企龍頭,寶鋼一直寄望進軍環渤海地區。2007年5月,地處河北的邯鋼集團與寶鋼合資組建邯寶鋼鐵有限公司,注冊資本為120億元,兩家各占50%股權。雙方計劃總投資193.68億元,建設460萬噸鋼的精品板材基地。
其中,寶鋼全“真金白銀”出資,邯鋼則以現金加實物的方式出資。熱情背后,是河北省領導曾許諾最終讓寶鋼取得對邯寶的控制權。
但時至2009年,唐鋼、邯鋼合并成河北鋼鐵集團。無奈之下,寶鋼將邯寶鋼鐵公司股權和新上的生產線等項目,一并轉讓給河北鋼鐵集團,黯然撤出河北。
這一我國鋼鐵業的重大重組事件以失敗告終,而河北省鋼鐵業“防御性”、“排他性”的內部重組,也一度為該省的投資環境蒙上陰影。
模型之辯:“平等聯合”的優與劣
如果沒有多方平等聯合型的重組作為補充,中國鋼鐵企業重組的范圍和步伐仍然會有很大局限。
除了上述因素之外,兩家鋼企“大佬”幾乎平等持股的聯合模式,也為日后“分手”埋下了禍因。
上述可靠消息人士還告訴本報記者:在曹妃甸項目中,首鋼51%的持股比例雖然只比河鋼的49%多出兩個百分點,但是首鋼京唐公司中的管理、經營等主要角色,都由首鋼把持。
“這些年,雙方因戰略和理念不同,多少都會產生一定的摩擦。河北鋼鐵方面越來越覺得,自己付出很多,但從中得到的實際利益卻太少。”該人士說。
記者也通過河北鋼鐵內部知情人士獲悉:“京唐公司從董事長、總經理到工廠車間管理層人員的配置,都是按照首鋼為正、河鋼為副的模式。而且目前合資公司1000萬噸的產能,都是算在首鋼名下,并沒有列入河鋼的產能統計。”
鋼鐵行業投資回報周期長,是眾所周知的定律。盡管目前曹妃甸項目已經形成1000萬煉鋼煉鐵的產能,以及800萬噸軋鋼產能,但河北鋼鐵已經不愿再等下去了。
戴國慶分析認為,如果兩家鋼企的聯合,由一方主導,或雙方各有優勢、愿意結合并發揮各自特點者,結果會相對較好。“但當雙方產品構成、發展階段差別不大,股比又相差不大的情況下,往往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。”
他同時強調,由大股東占據絕對控股地位的吞并型并購,雖然在我國現實情況下仍有其合理成分和成長空間,但“如果沒有多方平等聯合型(如安賽樂、新日鐵、JFE式的聯合)的重組作為補充,中國鋼鐵企業重組的范圍和步伐仍然會有很大局限。”